一句话:谈不上冲击,但也会有波澜。由于问题比较大,从以下几个方面回答:
1、消费级互联网领域
如谷歌搜索、谷歌地图/地球等。互联网发展史上,2010年谷歌退出中国可谓是一个大事件,对于事件本身我们不做过多解读,看看谷歌退出后中国互联网的巨大变化。
搜索(包含PC和移动)领域百度已经成为绝对王者、搜狗360等在细分领域耕耘;地图领域百度、腾讯、阿里的高德并驾齐驱;出行领域滴滴、ofo、摩拜等;国内的消费互联网领域已经诞生越来越多的新业态,而且相互之间的打通磨合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这种“闭环式”的互联网生态一方面方面了人们的生活另一方面极大的提高了人们的更换成本,什么意思?想要更换一个用了10年的手机号码,不仅需要通知10年间的熟人朋友还有各种银行、APP关联等。从这个方面说,即使谷歌重返,国内互联网用户由于更换成本的原因,再加上互联网服务内容的“趋同化”,转化为谷歌用户的比例肯定不高。
2、移动互联网领域
这方面主要想讲的就是全球第一大手机操作系统--安卓。
有人肯定认为,如果谷歌重返中国,谷歌Play、Chrome等服务肯定在国内迅速火爆,其实不然。
由于谷歌退出的原因,自小米以基于安卓高度定制化的MIUI系统切入智能手机市场后,小米如今已经成为一家以手机和MIUI为核心的泛智能家居公司,国内华为、魅族等纷纷高度定制化安卓。
国内的定制化安卓系统首先就是使用习惯、逻辑、功能的高度中国化,这也是以红米手机为代表的智能手机能迅速进入寻常百姓家的最大原因,相对于“一看就会用”的国内定制安卓系统,谷歌原生安卓虽然对于极客用户有天然的吸引力,但是面对广大的中国普通消费者,其依然是个难用的“怪物”.
3、波澜
上述两点好像都在唱衰谷歌重返,是不是意味着重返必然一无所获,肯定不是--在一些细分领域大有可为。
a、AI
以提者所举的AI为例,互联网的下一个发力点毫无疑问就是AI,智能生活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有着全球第一大移动终端操作系统的天然优势,在AI上发力结合系统未来大有可为,试想,张张嘴就可以操作手机之后原生系统也同样好用易用了,就不存在转化成本的问题。
b、商务极客等高净值群体
前面谈到在消费级和移动互联网市场似乎谷歌步履维艰,但反观细分市场可大不一样:
以谷歌系统为例,国内能使用Google Play等谷歌服务后,原生安卓系统的体验才可以完整享受,这对于极客用户的吸引力可谓是“十分满分十分”.
以Google Docs和谷歌搜索等,可以吸引绝大部分的商务用户,毕竟在隐私保护方面谷歌也算第一梯队。
相对来说,以上两点谈到的人群都是相对高净值群体,向其NEXUS手机、笔记本、自动驾驶汽车等硬件转化可谓水到渠成。
c、人才争夺战
从目前可到的资料来看,谷歌重返依然遥遥无期,谷歌在中国设立AI研发中心更大的现实意义在于争夺中国高端AI人才。
以百度all in AI为代表,中国互联网在AI领域已经迈入世界前列,而一系列成绩以及未来发展的背后都离不开AI人才,谷歌此时入华瞄准的也是这点。
更多武汉IT培训班相关资讯,请扫描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