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都在学习java编程开发技术,而今天我们就通过案例分析来了解一下,java编程开发设计模式类型。
一、代理模式(ProxyPattern)
GoF中给出的代理模式的定义为:
代理模式给某一个对象提供一个代理或占位符,并由代理对象来控制对原对象的访问。
代理模式的英文叫做Proxy或Surrogate,它是一种对象结构型模式。
代理模式根据其目的和实现可分为很多种类,常用的代理模式包括如下几种:
(1)远程代理(RemoteProxy)————为一个位于不同的地址空间的对象提供一个本地的代理对象,这个不同的地址空间可以是在同一台主机中,也可以是在另一台主机中,远程代理又称为大使(Ambassador)
(2)虚拟代理(VirtualProxy)————如果需要创建一个资源消耗较大的对象,先创建一个消耗相对较小的对象来表示,真实对象只在需要时才会被真正创建。
(3)保护代理(ProtectProxy)————控制一个目标操作的结果提供临时的存储空间,以便多个客户端可以共享这些结果。
(4)缓冲代理(CacheProxy)————为某一个目标操作的结果提供临时的存储空间,以便多个客户端可以共享这些结果。
(5)只能引用代理(SmartReferenceProxy)————当一个对象被引用时,提供一些额外的操作,例如将对象被调用的次数记录下来。
二、观察者模式的结构
(1)抽象主题角色(Subject)
把所有对观察者对象的引用保存在一个集合中,每个抽象主题角色都可以有任意数量的观察者。抽象主题提供一个接口,可以增加和删除观察者角色。一般用一个抽象类和接口来实现。
(2)抽象观察者角色(Observer)
为所有具体的观察者定义一个抽象类或接口,在得到主题的通知时更新自己。
(3)具体主题角色(ConcreteSubject)
在具体主题内部状态改变时,给所有登记过的观察者发出通知。具体主题角色通常用一个子类实现。
(4)具体观察者角色(ConcreteObserver)
该角色实现抽象观察者角色所要求的更新接口,以便使本身的状态与主题的状态相协调。通常用一个子类实现。如果需要,具体观察者角色可以保存一个指向具体主题角色的引用。
【免责声明】:本内容转载于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意见,本平台对文中陈述、观点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与完整性提供形式地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更多内容请加danei0707学习了解。欢迎关注“达内在线”参与分销,赚更多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