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软件架构方式被程序员掌握,下面我们就通过案例分析来了解一下,软件开发架构包含哪些技术要点。
数据访问
对于大多数应用程序,可以使用某种ORM来对数据库进行抽象。因此,从开发人员的角度来看,无需担心数据访问层。
对于更复杂的应用程序,我们可能必须优化数据库模式和请求。但我们不想因为这些问题而使后端模型变得混乱,因此此处可能需要额外附加一层。
我们构建一个数据访问层来实现优化关注点,而这通常发生在开发周期的后期(如果真的会发生的话)。
不管怎样,如果我们需要这样一个层,我们可以稍后再构建它。通过跨层继承,我们可以在后端模型层上再添加一个数据访问层,而这几乎不需要对现有代码进行任何更改。
后端模型
通常,后端模型层具有如下职责:
塑造领域模型。
实现业务逻辑。
处理授权机制。
对于大多数后端,好在一个单一层中实现它的全部职责。但是,如果我们希望单独处理一些关注点,例如,如果我们希望将授权与业务逻辑分开,那么我们可以在两个相互继承的层中实现它们。
API层
为了连接前端和后端,我们通常会构建一个WebAPI(REST、GraphQL等),这会使一切变得复杂。
WebAPI必须在两侧都实现:前端是API客户端,后端是API服务端。这就是需要担心的两个额外层,并且它通常会导致需要复制整个领域模型的后果。
WebAPI无非就是胶水代码,并且构建起来非常麻烦。所以,如果我们能避免,这将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幸运的是,我们可以再次利用跨层继承。在统一架构中,不需要构建WebAPI。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让前端模型从后端模型中继承,这样就完成了。
然而,仍然存在一些需要构建WebAPI的很好用例。这时,我们需要向某些三方开发人员公开后端,或者需要与某些遗留的旧系统进行集成。
但是说实话,大多数应用程序都没有这样的需求。而当它们需要这样做时,事后处理也很容易。我们可以简单地将WebAPI实现到继承自后端模型层的新层中。
【免责声明】:本内容转载于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意见,本平台对文中陈述、观点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与完整性提供形式地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更多内容请加danei0707学习了解。欢迎关注“达内在线”参与分销,赚更多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