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重写代码对于软件开发程序员来说是有很大的风险的,而今天我们就通过案例分析来了解一下,程序员重写代码都会遇到哪些问题。
对遗留系统的任何更改都需要移植到新系统中。例如,如果我们在旧栈中添加特性X,我们必须在新栈中再次添加X(但这次是用新的语言或框架编写的)。这种重复工作也适用于X的测试、项目管理、构建和部署。本质上,无论对遗留系统进行更改需要花费多少时间或资源,在重写阶段,成本很容易翻倍。
而且,根据重写工作的进度,更改(如功能、缺陷修复等等)可能发生在源代码中尚未重写的部分,所以团队必须记住,到那里的时候要把重写的时间线后推。或者在相反情况下,更改发生在应用程序中已经重写的部分,因此,团队必须返回并更新刚刚迁移过的代码(然后重新测试等等)。
现在,即使重写的团队配备了经验丰富的开发人员(即那些帮助编写遗留系统或至少有一些经验的开发人员),在将现有的源代码迁移到新平台时,总还是会有意外。
通常,当开始重写过程时,我们会设法估计需要付出多少努力。从这里开始,我们会编目前两类工作。当然,有一些代码库我们有直接的经验,因此,我们可以更快(更准确)地做出估计。这些是已知的已知。但是,系统中也有一些地方,我们知道自己没有直接的经验,所以我们增加了一些缓冲。
结果是,我们要分析这个(以前)未知的未知,看看“它到底做了什么?”,然后进行处理(“我们需要把它迁移过来,还是可以抛在一边?”)。这些额外的分析、讨论和努力只会推迟初计划好的时间,降低业务发起人和客户的耐心。
虽然其中一些未知的未知可以被消化吸收,但太多的话可能会使整个重写工作陷入危的境地。通过更好的计划和分解(稍后详细讨论),可以尽量减少这种未知的未知,但是要完全避免还是很困难的。不管怎样,我们还会给自己造成另一种危险。
【免责声明】本文系本网编辑部分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管理员联系,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以保证您的权益!更多内容请加danei0707学习了解。欢迎关注“达内在线”参与分销,赚更多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