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对于程序员来说除了需要学习软件编程开发技术以外,对于计算机硬件结构也应该有一定的了解,下面我们就通过案例分析来了解一下,计算机硬件包含哪些结构。
总线
贯穿这个系统的是一组电子管道,称作总线,它携带信息字节并负责在各个部件间进行传递。通常总线被设计成传送定长的字节块,也就是字。字中的字节数(即字长)是一个基本的系统参数,各个系统中都不尽相同。现在大多数机器字长要么是4个字节(32位),要么是8个字节(64位)。
我们常说从磁盘加载进内存,那么磁盘和内存是如何交换信息的呢,就是通过I/O总线。
I/O设备
I/O(输入/输出)设备是系统与外部与世界的联系通道,是主存和外部设备(例如磁盘驱动器、终端和网络)之间复制数据的过程。输入操作是从I/O设备复制数据到主存,而输出操作是从主存复制到I/O设备。I/O是一种抽象的概念,网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只是另一种I/O设备,是数据源和数据接收方。
每个I/O设备都通过一个控制器或适配器与I/O总线相连。控制器和适配器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它们的封装方式。控制器是I/O设备本身或者系统主板上的芯片组。而适配器则是一块插在主板插槽上的卡。无论如何,它们的功能都是在I/O总线与I/O设备之间传递信息。
处理器
中央处理单元(CPU),简称处理器,是执行存储在主存中指令的引擎。处理器的核心是一个大小为一个字的存储设备(或寄存器),或称为程序计数器(PC)。在任何时刻,PC都指向主存中的某条机器语言指令(即含有该条指令的地址)。
从系统通电开始,直到系统断电,处理器一直在不断地执行程序计数器指向的指令,再更新程序程序计数器,使其指向下一条指令。处理器看上去是按照一个非常简单的指令执行模型来操作的,这个模型是由指令集架构决定的。
什么是指令集架构?粗略的说这个就是我们所说的机器语言,但是要讲清楚指令集体系架构是什么并不容易,这不是本篇的主题,需要结合CPU去讲,会专门再开一门博客去讲。
在这个模型中,指令按照严格的顺序执行,而执行一条指令包含一系列的步骤。处理器从程序计数器指向的内存处读取指令,解释指令中的位,执行该指令指示的简单操作,然后更新PC,使其指向下一条指令,这条并不一定和内存中刚刚执行的指令相邻。
这样的简单操作并不多,它们围绕着主存、寄存器文件(registerfile)和算术/逻辑单元(ALU)进行。寄存器文件时一个小的存储设备,由一些单个字长的寄存器租场,每个寄存器都有的名字。ALU计算新的数据和地址值。下面是一些简单操作的例子,CPU在指令的要求下可能会执行这些操作。
加载:从主存复制一个字节或者到一个字到寄存器,以覆盖寄存器原来的内容。
存储:从寄存器复制一个字节或者一个字到主存的某个位置,以覆盖掉这个位置原来的内容
操作:把两个寄存器的内容复制到ALU,ALU对这两个字做算术运算,并将结果存放到一个寄存器中,以覆盖这个位置上原来的内容。
跳转:从指令本身中抽取一个字,并将这个字复制到PC中,以覆盖PC中原来的值。
顺便提一下USB也是总线:通用串行总线。
主存是一个临时存储设备,在处理器执行程序时,用来存放程序和程序处理的数据。从物理上来说,主存是由一组动态随机存储器(DRAM)芯片组成的。从逻辑上来说,存储器上是一个线性的字节数组,每个字节都有的地址(数组索引),这些地址是从零开始的,突然想起了C语言的指针。
【免责声明】:本内容转载于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意见,本平台对文中陈述、观点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与完整性提供形式地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更多内容请加danei0707学习了解。欢迎关注“达内在线”参与分销,赚更多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