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微交互设计是ui设计师在学习ui设计技术的时候需要重点掌握的一个设计技巧,下面我们就通过案例分析来了解一下,微交互设计都有哪些设计要点。
1、响应时间
响应时间指从用户执行操作到反馈出现的间隔时间。触发机制不同,响应时间的限制也不同:
·对于由用户操作直接触发的反馈,理想的响应时间应该控制在100毫秒内
·对于由用户操作间接触发的反馈,响应时长可允许达到1秒左右,不可超过2秒无反馈
·当超过2秒才能获取反馈结果时,须设计加载动效(loading):
·当反馈时间为2-9秒时,可使用循环的加载样式(如常见的菊花转)
·当反馈时间超过10秒时,须使用带有进度指示的加载样式(如已加载了60%,还剩30秒)
2、持续时间
交互微动效的持续时间不宜过长,以避免浪费用户时间,影响用户的阅读和操作效率,其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500毫秒(加载动效除外)。
若你希望用户能清晰地捕捉到元素的渐进变化,持续时须大于200毫秒;若你不介意用户认为元素的改变是瞬间的,希望尽量节省用户时间,持续时间也可设计在200毫秒以内(如hover到按钮上颜色瞬间发生微妙改变)。
具体的持续时间的取值,一方面会受到元素的大小、动效的复杂程度影响;另一方面也会受到动效的目标和运行动效的设备的影响:
·小元素的轻微变化效果(如渐隐渐现、大小变化等小范围变化),一般在200~300毫秒以内
·较大元素的复杂变化效果(如包含大范围缓动位移),可长达400-500毫秒
·较快的动效更容易吸引用户注意力,也更节省时间。若动效元素在用户的视线之外,为了吸引用户注意并采取行动,可使用在短时间内变化较大的动效(如发生位置移动和速率改变);若动效元素已经在用户的注意范围内,为了保持视觉连续性,完成必要的过渡(如渐隐渐现)后即可结束。
·较慢的动效较少分散用户注意力,更适用于非用户直接触发的场景。若动效不是用户直接触发的,不希望用户注意力被转移,可使用在长时间内变化较小的动效(一般不会出现位置移动)
·不同设备的屏幕尺寸和特性不同,理想的持续时间也不一样。一般来说,对于移动设备而言,屏幕越大往往动效的位移也越大,因此持续时间也应该越长(可穿戴设备上的持续时间大约比手机上快30%,平板电脑上的持续时间大约比手机上慢30%)。而台式设备的动效设计往往比移动设备中的动效设计更简单快速(150毫秒~200毫秒间较为常见),这是因为复杂的动效在台式设备场景下容易出现掉帧、卡顿的情况,瞬时响应的动效能避免这一点。
【免责声明】本文系本网编辑部分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管理员联系,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以保证您的权益!更多内容请加danei0707学习了解。欢迎关注“达内在线”参与分销,赚更多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