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高可用性编程开发是目前大多数软件开发项目都会需要满足的一个编程开发需求之一,下面我们就通过案例分析来了解一下,高可用性编程架构开发基础知识分享。
隔离,是对什么进行隔离呢?是对系统、业务所占有的资源进行隔离,限制某个业务对资源的占用数量,避免一个业务占用整个系统资源,对其他业务造成影响。
隔离级别按粒度从小到大,可以分为线程池隔离、进程隔离、模块隔离、应用隔离、机房隔离。在数据库的使用中,还经常用到读写分离。
1、线程池隔离
不同的业务使用不同的线程池,避免低优先级的任务阻塞高优先级的任务。或者高优先级的任务过多,导致低优先级任务永远不会执行。
2、进程隔离
Linux中有用于进程资源隔离的LinuxCGroup,通过物理限制的方式为进程间资源控制提供了简单的实现方式,为LinuxContainer技术、虚拟化技术的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
3、模块隔离、应用隔离
很多线上故障的发生源于代码修改后,测试不到位导致。按照代码或业务的易变程度来划分模块或应用,把变化较少的划分到一个模块或应用中,变化较多的划分到另一个模块或应用中。减少代码修改影响的范围,也就减少了测试的工作量,减少了故障出现的概率。
4、机房隔离
主要是为了避免单个机房网络问题或断电吧。
5、读写分离
一方面,将对实时性要求不高的读操作,放到DB从库上执行,有利于减轻DB主库的压力。
另一方面,将一些耗时离线业务sql放到DB从库上执行,能够减少慢sql对DB主库的影响,保证线上业务的稳定可靠。
【免责声明】:本内容转载于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意见,本平台对文中陈述、观点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与完整性提供形式地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更多内容请加danei0707学习了解。欢迎关注“达内在线”参与分销,赚更多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