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都在通过参加达内培训来学习Java编程开发语言,而本文我们就通过案例分析来简单了解一下,分布式事务基础知识分享。
1、刚性事务和柔性事务
刚性事务:严格遵循ACID原则(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持久性)的事务。基本上指的是本地数据库事务。根据CAP原则,分布式下的事务都不是刚性事务。
柔性事务:遵循CAP理论或者其变种BASE理论的事务。分布式事务基本上都是柔性事务。
因为刚性事务基本上等价于本地数据库事务,而柔性事务基本上等价于分布式事务。只是一个是按照事务严格性来区分,一个是按使用场景来区分。所以平时除了用来做对比,很少直接提刚性事务和柔性事务的概念。
2、分布式事务理论
分布式事务:在分布式环境下,各个操作步骤并不在同一台机器上,需要保证所有动作都有一个统一的结果的一组操作。
CAP原则(记得在之前的博客中多次写过):分布式环境下,数据一致性、服务可用性、分区容错性三者最多只能满足其中二者。
数据一致性(consistency):这里的一致性是强一致性,又叫线性一致性。即一个写操作成功,而读出的必须是写操作后的新数据。而写操作失败读出的必须是写操作前的旧数据。
服务可用性(availability):所有的操作在一定时间内都能得到响应。
分区容错性(partition-tolerance):在网络分区环境下,被分割的节点仍然能对外提供服务。
3、分布式事务一致性实现方案
为了解决分布式一致性问题,前人在性能和数据一致性的权衡过程中总结了许多的协议和算法。比较著名的有:2PC、3PC、TCC、Paxos、Raft、Zab、ISR。除了这些之外,业界用的最多的其实是基于MQ实现的。
2PC(TwoPhaseCommit)两阶段提交:一般说的两阶段提交是基于XA协议的。另外JTA协议的也比较常见。
XA是一个分布式事务协议。它大致分为两部分:事务管理器和本地资源管理器。其中本地资源管理器往往由数据库实现,比如Oracle、DB2都实现了XA接口。MySQL对XA的支持不是很好。而事务管理器作为全局的调度者,负责各个本地资源的提交和回滚。
两阶段提交的优点是:原理简单、实现方便。缺点是同步阻塞、单点问题、数据不一致。
3PC(ThreePhraseCommit)三阶段提交:分为CanCommit、PreCommit、DoCommit三个阶段。就是把两阶段提交的Phase1分成两个,预提交的时候如果有参与者返回No或者超时则中断事务。
三阶段提交的优点是降低参与者阻塞范围,并能够在出现单点故障后继续达成一致。缺点是因为preCommit阶段,在这个阶段如果出现网络分区,协调者无法与参与者正常通信,参与者仍然会进行实物提交,造成数据不一致。
TCC(Try-Confirm-Cancel)
Try:完成所有的检查,预留必须资源
Confirm:使用Try阶段预留的资源执行业务,如果执行出现异常,要重试
Cancel:释放Try阶段预留资源
TCC能够对分布式事务中的各个资源进行分别锁定,分别提交与释放。适用于严格一致、执行时间短、实时性要求高的场景。
ISR(In-SyncReplicas)机制:Kafka使用了这个机制来保证数据一致性。ISR认为对于2f+1个副本来说,多数投票机制要求最多只能允许f个副本发生故障,如果要支持2个副本的容错,则需要至少维持5个副本。
基本MQ实现是一种异步确保型的实现方案。将同步阻塞的事务变成异步的,避免了对数据库事务的争用。
【免责声明】:本内容转载于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意见,本平台对文中陈述、观点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与完整性提供形式地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更多内容请加danei0707学习了解。欢迎关注“达内在线”参与分销,赚更多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