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培养不同的思维模式能够让amo全媒体运营师在面对不同的运营场景的时候能够选择出更合适的运营方法,下面我们就通过案例分析来简单了解一下,amo全媒体运营需要掌握哪些思维模式。
1、游戏化思维
如何解决学生对学习缺乏动力和兴趣这一难题?好的办法是让他们能在游戏中学习。类似达内之类的在线教育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受教育的“连接”方式,但是始终没有解决在线教育的3大问题:互动机制、短期回报、学习动力。显而易见,一个在线学习者难以从电脑屏幕中找到互动的乐趣,也无法在学习之后即可得到回报,在千里之外的连线更是缺乏管束力。
上述这些问题似乎都能在游戏里得到解决:即时的交互(在线组队、剧情机制),努力下的即时回报(打怪掉装备),提升动力(升级练级)。游戏能通过引人入胜的规则,让用户产生环环相扣的体验冲动,在这些法则下用户似乎已经入了套路,一步一步已然进入了设定好的脚本。
思考路径
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用户活跃度”,目标是“提升”,那么我们可以拆解的影响“活跃度提升”的组件维度是阅读内容、点赞、文字评论、UGC。明确了组件,我们再去看目标人群是谁——“00后”,一群年轻的互联网新生力量,他们的核心动力是个性化、自我认同,行为习惯是读图、选择性浏览。
2、 场景化思维
游戏化本身就是具备场景的。目标、规则、结果反馈,每个环节都具备清晰的场景因子。产品既是媒介,也是场景。对于运营人来说,深刻地理解场景化思维是非常必要的。
我们去判断人的社交、娱乐水平的时候,要看重的是体验标准。以前我们会去看这个东西的价格如何,现在我们看的是这个东西的价值是什么?现在很多互联网餐饮做单品爆款,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保证对产品体验的深度挖掘。我们做到极致,让用户愿意为他们的体验付费,满足他们的价值感知,而不是价格感知。
3、精细化思维
有人抱怨运营工作太过烦琐、过于抠细节,有时甚至连一个标点符号也不放过。对于一个优秀的运营人员来说,精细化思维是必不可少的。反推到工作之中,如何使用精细化思维来做运营呢?
其实在前面讲到关于“结果指标”“过程指标”的拆分能力同样适用于精细化运营的实践。如何对我们的结果进行导向评估并拆分成不同维度的分解动作,然后在执行中不断地优化调整是精细化思维的重要表现。
我们可以看出,在运营过程中对于运营策略和手段的细分,面对不一样的用户和需求具有更加细致的手段。我们把过程指标拆解得足够细致和准确,对结果指标的达成一定是有重大意义的。
4、平台化思维
这样的生态模式逐渐发展完善,为消费者提供多维度的服务,就变成了一个完善的多边商业体系,这样的体系现在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各种商业场景和行业领域。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正确理解开放平台化或者说生态的正确使用方法,还是有很多产品商希望大包大揽地做自己不能做的事情,干自己不擅长的活儿。在很多创业型的产品里,我们会发现其中许多定位不清晰的产品都希望把功能增加到极限,基本上能想到的都会做,都希望呈现。
【免责声明】:本内容转载于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意见,本平台对文中陈述、观点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与完整性提供形式地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更多内容请加danei0707学习了解。欢迎关注“达内在线”参与分销,赚更多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