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人类存在的意义到底是什么?这是亘古以来很多人所追寻的答案,或许宗教给了我们答案,或许我们永远不可能得到终的答案。
机器与生命之间的重叠在一年年增加,这种仿生学上的融合也体现在词语上。
“机械”与“生命”这两个词的含义也在不断延展,直到有一天,所有结构复杂的东西都会被看作是机器,所有能够自我维持的机器都会被看作是生命。
除了语义的变化,还有两种具体的趋势正在发生:
(1)人造物表现的越来越像生命体;
(2)生命变得越来越工程化。
当下发展迅速的“机器深度学习”和“神经网络”技术令机器未来的发展有可能使我们满怀敬畏:当那些由人类制造出来的机器具备了学习、适应、自我治愈、自我复制、甚至是进化的能力。这是一种我们还很难想象的能力,未来并不遥远。
来自牛津大学人类未来研究所的KatjaGrace及其研究小组以《人工智能何时超越人类》为题,发布了一篇研究报告,该报告涵盖:人工智能在未来将具备的技能、实际应用,将在哪些领域实现人类工作的自动化,以及人工智能带来的社会与伦理影响等问题。
据研究小组介绍,该项研究在人工智能领域是一个具有更大样本,更具代表性的研究。该项研究调查了全球1634名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领域的相关(这些均在机器学习领域的两大高端会议:2015国际机器学习大会与2015神经信息处理系统大会上发布过论文),并收到352份回复。
对于人工智能将在哪些领域具备哪些技能,甚至何时超越人类,研究小组得出了以下数据:
翻译语言2024年;
撰写高中论文2026年;
驾驶卡车2027年;
在零售业工作2031年;
写一本畅销书2049年;
成为一名外科医生2053年;
们相信:在45年内,人工智能在各领域中有50%的机会超越人类,在120年内,能够实现所有人类工作的自动化。
有趣的是,不同地区的对人工智能将在何时超越人类,有着较为显着的差异。例如:亚洲地区的受访较北美地区更相信这一时间会更早到来。
预测的重要性在很多时候并不在于其是否准确,而是为我们提供了关于未来的想象力,以及为之付出行动的动力。
不管这些预测是否准确,人工智能无疑已经掀起人类有史以来大幅度的科技变革.医疗、金融、教育、制造、能源、零售……任何行业都必须拥抱这一变革。
在未来的许多年以后,机器或许也会出现这种疑惑:机器存在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IBM有一台黑色素瘤分析仪器,这是一种与皮肤癌相关的技术。皮肤癌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每年它在全世界可能会影响到200万人,而黑色素瘤是皮肤癌中比较可怕的一种,是皮肤癌致死的主要癌症之一。
所以,一旦患者有了皮肤病变,就会非常担心是不是皮肤癌,甚至担心是黑色素瘤.皮肤病需要对病症做出相应的分析才能确定是什么病,然而现在的技术对这种病症的确定性并不高。目前好的临床学家也只有75%~84%的准确率,他们使用的是一种被称为“皮肤镜”的透镜,这种设备可以用来观察病变。
IBM在研究的是一种可以通过训练机器观察图片,从而帮助医生对于病理问题做出正确决策的技术。
机器经过训练,正在学习可以帮助他区分各种图片的方法,有趣的是,这种方法和人类眼睛看到的不一样。IBM在这个项目里发现,机器学习这种方法可以比医生用肉眼效率更高,机器使用它学到的方法,在识别黑色素瘤方面精确度超过85%.
更多武汉IT培训班相关资讯,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武汉IT培训班